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bet356系列講座之七十六:從莫言獲獎到中國現當代文學價值衡估

發布者:範宇軒發布時間:2020-10-21浏覽次數:279


1020日晚,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春林先生做客bet356,為書院同學帶來了一場題為“從莫言獲獎到中國現代文學價值衡估”的講座。 

首先,王春林教授簡要闡明了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史、文化史、精神史價值。随後王教授将奧運會的金牌意義和諾貝爾獎的獎牌意義進行了分析與比較,點出人超越動物性的理性的意義更為重要。他還希望學子們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用自己的眼睛、獨立的價值立場來看待我們生活的社會和世界。



接着,王教授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闡明了他對于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看法。

一、确立文學的語言本體論,正确地看待諾獎

王教授簡要介紹了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華裔作家高行健先生,并以此為例,表明從文學的角度而言,一個作家在文學史上的歸屬,應更多地從他的文學創作的語言角度來定位和思考。然後王教授引用高爾基和斯大林的相關語錄,指出要破除文學的語言工具論,确立文學的語言本體論。

二、真實還原諾貝爾文學獎,客觀地看待諾獎

對于諾貝爾獎,王教授認為不應将其視為神聖的遙不可及的存在。他以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未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例,指出其具有局限性。同時王教授也指出,諾貝爾文學獎是曆史最為悠久,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文學獎項,我們也要認識到其意義和價值,看到其所代表的西方文學審美趣味和價值标準。

三、看到莫言獲獎時代背景,全面地看待諾獎

就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事,王教授認為這既是莫言個人的才華與努力的證明,同時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思想價值在某種意義上得到了世界的承認。文學創作固然需要寫作天賦,但是也不能忽視其背後的現代漢語寫作高原。沒有新時期文學整體成就的取得,很難有莫言、閻連科、劉慈欣等作家的接連獲獎。

四、小說經典生成時代到來,樂觀地看待諾獎

王教授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通過他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他認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走過了一個馬鞍形的發展曆史,從20世紀80年代思想解放、改革開放開始,中國新時期文學經過40多年的文化積澱和積累已形成了文化高原。



最後,在提問環節,王教授指出:我們不僅要講中國故事,傳播中國作風、中國氣派,還要關注世界與人類,由個人的具象化人生經曆出發,最終抵達整個人類共同的經驗。作為一個小說本位論者,他還指出小說雖然看似虛幻、想象,但是其抵達的是更内在的真實。

王教授對莫言獲獎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價值細緻入微的分析引發了同學們對莫言和現當代文學的思考和積極讨論,加深了同學們對于小說藝術和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關系的了解,給予了同學們極大的啟發。最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通訊:葉珂源

拍攝:張可欣

審核:李思睿、範宇軒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