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訪做琴傳承,續百年琴音

發布者:範宇軒發布時間:2023-09-08浏覽次數:10

  為挖掘虞山古琴魅力,更好探索虞山文脈、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基因,2023年7月18日至19日,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文學院“琴聲聲虞盟盟”團隊奔赴常熟,于常熟老年大學(虞山鎮分校)、讀書台與斫琴工作室開展采訪活動。在活動中,團隊成員與古琴非遺傳承人進行直接對話,深入了解古琴制作傳承經曆,明晰虞山古琴文化傳承意義,于婉轉琴音中親眼見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奪目光澤。

  “是一種生活的常态,這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部分。”在談起古琴對自身的意義時,陳尉華老師這麼說。陳尉華老師是虞山派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在古琴藝術上有着很深的造詣。虞山琴派一經誕生,就成為“琴學正宗”,受到全國琴壇推動,對于中國古琴文化的傳承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撫琴者衆多,斫琴者寥寥”,虞山琴派高妙的藝術修養背後,離不開斫琴者的努力。為了更好地理解古琴制作,團隊成員在7月19日對顧俣帆老師進行了相關采訪,探尋袅袅琴音背後的秘密。

  顧俣帆老師本身就是手工制作的愛好者,也精于書法與篆刻。在了解古琴制作人才缺乏的狀況後,他與師伯李純等人毅然加入了古琴制作的事業之中,然後一堅持便是幾十年。他始終對做琴充滿熱情,堅守着“做琴”這項事業的傳承。在說起做琴這件事時,他眼中有光,對同學們的提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對他來說,一方面古琴制作的意義在于赓續百年來源遠流長的古琴文化。那些被制琴者盡心制作或修複的名琴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在今天仍然流傳不絕,甚至出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等重大場合中。另一方面,古琴制作并不簡單,它融合了化學,傳統美學,物理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系統地運用這些知識,并将它們化為實踐,成為手下一張張解構精緻的古琴,對他本人來說也是一個對自我能力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他并不畏懼,反而樂于迎難而上。也許正是這種敢于“攻堅克難”的精神,才讓他對古琴制作的熱愛如同“源頭活水”,綿延不絕。

  值得欽佩的是,顧俣帆老師不僅僅善于制作古琴,也善于彈奏古琴。也許正是因為他這樣的雙重身份,才讓他對古琴制作更加得心應手,能夠抓住制作的關鍵點所在,讓制琴也成為了一門藝術。在談及彈琴與做琴的關系時,他這麼說道:“彈琴是斫琴人當中的必修工作,你隻有是彈好了琴才能做好琴。”短短數語,頗具匠心,飽含着他對古琴深厚的感情。

  之後,顧老師帶大家參觀了他的制琴室。琳琅滿目的工具讓人眼花缭亂,每一把上都殘留着長期使用過的痕迹,仿佛記錄了制琴的不易,大家紛紛為制琴的匠心驚豔不已。顧老師還拿出多張古琴的拓片為團隊成員講解明琴與清琴、官琴與民琴之間的關系,大家給顧老師贈送紀念品并合影留念。做琴過程中獨特的傳統美學與顧老師以傳承為本的做琴态度讓成員們都敬仰不已。

  “将何慰憂獨,賴此北窗琴”,古琴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縮影,不僅體現古人典雅的審美意趣,更蘊含着精妙的做人哲學。團隊成員們感動于無數前輩們為古琴藝術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體會到在那美妙琴音背後深藏的艱辛。激揚青春風采,赓續百年傳承。本次活動在成員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古琴,重視傳承的種子,未來必将枝繁葉茂,令琴音袅袅,綿延不絕。(轉載自甘泉融媒)


通訊:吳思奕 範馨怡 朱昱霏 徐婧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