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bet356系列講座之四十二:“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曆史的演變及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7-10-12浏覽次數:301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曆史的演變及現狀 

    20171011日上午930分,bet356系列講座之四十二“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曆史的演變及現狀”在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獨墅湖校區1005-5335舉行。我們有幸邀請到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緻遠講席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王甯先生向我們講述了西方視角下“中國”這一形象的曆史演變。
    王老師的講演可分為三個闆塊:國家形象及其傳播與再現、西方的“東方學”和“漢學”批判、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之演變,層層遞進,深入淺出,令人回味無窮。首先,他指出當前的一大迫切課題便是“在一個全球化的語境下全方位構建中國的國家形象”。該形象的展示對象應是全世界,因此需要找尋一種世人皆可讀懂的言說路徑,而訴諸于“圖像翻譯和語言文字的建構”,這一當代翻譯的重要方式,便成了實現此課題的關鍵策略。随後,王老師以不同國家的圖像性象征為例:蘊含着友好和平之意的熊貓、表面可愛溫柔實質卻兇猛機智的北極熊、象征着力量勇氣自由與戰争的鷹即是對中國、俄羅斯與美國形象的描繪與展示。經由此一策略,展現當下正在崛起的中國,去往昔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形象的“妖魔化”,正是我輩學者之責。
    接着,王老師對西方漢學的發展做了簡要概述。盡管率先提出“東方主義”的賽義德在其理論中仍隐匿着些微“西方中心主義”的色彩——對“東方”這一概念的籠統歸并,但毋庸置疑的是,“東方學”的提出在學界上實現了對西方優越論的颠覆與解構。有着東方血統并在西方受過系統教育和訓練的新一代學者開始面向“東方”,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問題,在學界大放異彩。其獨到的觀察視角和思維方式作為一種“他者立場”,為中國學者提供了諸多新的啟示,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不啻為最好的例子。對于東方文化的研究者,王老師又做了清晰的分類:對東方有深厚感情的學者與僅僅視之為謀生職業的學者。前者自不待言,後者卻往往身陷矛盾之中。或厚古薄今,緻力于曆史問題的分析而回避現實問題。他們在某一點上鑽研深刻,有一孔之見,對其餘卻一無所知;或天然蔑視東方,有着個人因素與意識形态上的仇視,他們極力迎合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對東方國家的政治滲透,實為披着學者外衣的新的文化殖民主義者。
    随後,王老師就“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之演變”做了詳細論述。西方人先入為主的持論可分為如下幾類。有的學者以為中國在古老文明衰落後各方面都不如西方,他們為了貶低中國甚至罔顧事實;有的學者以中國為鼎盛的文明古國,是古代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企及的,而這又陷入藝術家理想化的構想之中,在《圖蘭朵》演出的盛況之下,古老中國“朱門酒肉臭”的另一側面則被隐蔽掉了;有的學者緻力于吸收博大精深的中國哲學思想,認為中國文化在西方文化處于危機之時将擔負起21世紀統一全人類文化的重任。這些新儒家人物提出了“文化中國”的口号,引領了儒學複興的熱潮;有的學者視中國為睡着的獅子,臆斷中國的崛起将成為世上的一大威脅;也有的學者指出中國形象中不可調和的雙重性,既有東方令人神往的奧秘,也有其本質上的劣根性……不一而足。總之,中國的形象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變化。接着,王老師又指出,中國在全球化的進程下直接受益,經濟騰飛,這同時也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準确的把握中國形象在曆史的演變對于我們制定自己的對策不無裨益。
    最後,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張藝謀電影在西方的接受、史景遷對于中國形象的闡釋等問題,王老師均做了細緻解答,同學們表示受益匪淺。本場“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曆史的演變及現狀”主題講座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取得了圓滿成功。
     
    通訊:史峻嘉
    攝影:劉妍
    審核:劉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