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系列講座之二十五——戰争與記憶
什麼是回憶?什麼又是集體回憶?二零一六年新年伊始,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系列講座的講壇就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李歐梵先生。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1942年10月10日生于河南太康,畢業于台灣大學外文系,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評論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現代文學及文化研究、現代小說和中國電影。現任香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中國文學教授。2002年被聘為中研院院士。著述包括《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國現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學的徊想》、《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話語》、《上海摩登》、《尋回香港文化》、《都市漫遊者》、《世紀末呓語》等。
2016年1月6日晚,書院全體同學齊集1005-5339,聆聽李老師對“戰争與記憶”這一課題的研究心得。
首先,李歐梵教授簡單介紹了自己最近的學術研究動态,并講述了本次講座話題的由來。李先生出生于抗日戰争時期,幼年時因傷寒病而被迫舉家留在河南,從此開始了少年流亡的生涯。這段經曆也成為了李先生人生中寶貴财富,不僅促成了今日對于戰争記憶的反思,逃難中被迫獻藝也使得音樂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後李歐梵教授向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問題“什麼是回憶?”“什麼又是集體回憶?”。李先生從“回憶”“記憶”的繁體字與英文德文相比較,提出了思考的重要性。
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随後而來的互動環節中,李歐梵教授先後回答了“記憶本身有意義嗎?”“記憶與叙述為什麼産生差異?”張煜棪同學更是聯系了上次閻連科教授的講座與李歐梵教授進行了交流。
時間總是太匆匆,将近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在同學們戀戀不舍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相信此次講座也會給書院的同學以很大的啟發。
文:陳秋
圖:劉妍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