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系列講座三十:威尼斯與蘇州——千年的曆史與友誼
2016年10月20日下午,bet356系列講座三十《威尼斯與蘇州:千年的曆史與友誼》在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獨墅湖校區文科綜合樓1003-3102舉行。我們有幸邀請到威尼斯大學教授、副校長李集雅女士為我們做現場報告。bet356在线官方网站常務副院長季進教授和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文學院秦烨老師作為嘉賓出席了此次講座。

這是一場多元文化的思想盛宴,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首先李集雅女士以一條龍在威尼斯和一艘貢多拉在蘇州盤門的照片引入話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蘇州與威尼斯文化交流的友誼。馬可波羅曾說:“古時候的中國人就知道,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叫大秦的國度,那正是古羅馬帝國。”中國與西方文化的往來,可謂曆史悠久。
李集雅女士指出,早在十二事迹:“慢慢地,意大利的共和國,尤其是威尼斯和熱那亞,開始了與東方持續的往來。由于亞洲地區人口的不穩定性及戰争爆發,一直無法達成直接的往來。但是意大利憑借強大的海事力量,在小亞細亞地區,黑海沿岸以及克裡米亞,獲取了穩固的地位并不斷擴張,壟斷了與東方的貿易往來。”但從十三世紀初開始蒙古人的遊牧部落擴張到了整個亞洲:國家被毀滅,城池被焚燒,天下改頭換面,中國王朝分崩離析。縱觀整個曆史,我們就會發現:文武不能并存,但相互更疊交替,此消彼長:這兩者之間從來無法統一,即使有,也很短暫。

就宗教方面而言,蒙古人當時信奉一種薩滿教。就像所有的原始宗教一樣,它缺乏堅實的立論構架,因此容易接納新思想和人文概念的植入:這種宗教童貞性,給了福音傳播工作更多的鼓勵和更多的空間。此外,各蒙古部落之間景教也具有相當的規模,在曆史朝代的更疊中幸存下來。
我們今天所說的絲綢之路,在古代早已有之,并在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當中不斷完善。在十四世紀,Odorico da Pordenone獨自出發前往亞洲,穿越了特拉布宗,埃爾組魯姆,巴格達,印度,到達了斯裡蘭卡和廣東,是第一個到達西藏拉薩的歐洲人。之後馬可波羅、魯思蒂凱羅和利瑪窦等人先後進行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傳播,讓各國人民對地球另一端的國家有了一個初步了解。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道:“(利瑪窦)居廣二十餘年,盡通中國語言文字。……見人膜拜如禮,人亦愛之,信其為善人也。”利瑪窦向中國人民介紹了西方的科學和文化,增進了中西雙方的友好交流。利瑪窦對友誼有着獨到的見解,并對中國文化研究頗深。“若為吾之真友則愛我以情,不愛我以物也。”“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為事有成矣。”這不僅适用于人與人之間,更适用于國與國的交往當中。中國與西方,蘇州與威尼斯在曆史的交往當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通過交流合作共同促進着世界的發展。

在報告接近尾聲之時,同學們積極發言,踴躍表述自己的思考和問題,本次講座活動圓滿結束。
通訊:朱芸萱
攝影:王雅喆
審核: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