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系列講座之二十
園林與隐逸——六朝文學新思考
2015年11月23日十四時,bet356系列講座之二十在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獨墅湖校區1005-5339舉行。本次講座請到了台灣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王力堅教授主講,由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文學院錢錫生教授主持。盡管天氣不好,文治學子仍準時到場,認真傾聽了“園林與隐逸:六朝文學新思考”的講座。講座持續近一個半小時,同學們都受益頗多,王力堅教授的幽默與謙和也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講座正式開始之前,王力堅教授先介紹了海峽兩岸的交流情況,表示近兩年兩岸交流蓬勃發展,交換生人數逐年增多,并希望蘇大學子去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繼續深造。
首先王力堅教授提出園林是六朝普遍的文化現象。隐逸是六朝普遍的社會現象,士人的隐逸思想既是園林興起的主要原因,也往往借助園林得以滋長及呈現,園林是士人隐逸思想的文化載體,所以說園林、隐逸、園林文學是密不可分的。
他講解的第一個方面是六朝園林及其文化形态。在這一闆塊中,王力堅教授介紹了各個時代園林的發展狀況、園林的定義、園林的不同稱謂,以及這些稱謂的内涵。春秋戰國至秦漢是皇家園林獨霸天下的時期,六朝則是士人園林與寺廟園林崛起成型時期,接着文史互證,介紹了六朝的政治背景以及皇家園林、士人園林、寺廟園林的發展狀況。之後王力堅教授介紹了“園林”在古時的不同稱謂:“宅園”、“後園”、“中園”,以及這些稱謂的具體内涵。以“後園”為例,魏晉時期“後園”指“皇家園林”,南朝時期“後園”指“私園”,是文人們寄情山水、暢散心懷的場所。
王教授講解的第二個方面是隐逸與園林,他首先介紹了六朝的動蕩曆史,闡釋了六朝園林文化及隐逸思想産生的曆史背景,然後重點講述了“吏隐”,即“亦吏亦隐,仕隐調和”,其中又涉及了古人隐逸觀的一個轉變。自六朝以來士人為“出處仕隐”困擾,至漢代東方朔發生改變,他強調不一定要歸隐山林。

最後王力堅教授作了總結,指出六朝園林及隐逸思想在中國曆史發展中起着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六朝關系與中隐思想關系密切,具有重大意義。錢錫生教授贊王力堅教授的講座打開了我們的眼界,内容豐富,觀點鮮明,赢得了在座的學生的熱烈掌聲。

在互動時間裡,同學們就蘇州園林、隐逸思想在今天的現實意義等問題與王教授進行了交流探讨,收獲了很多。結束之際,全場掌聲雷動,同學們表達了對王力堅教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文:富俊玲
圖:劉妍
審核: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