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系列講座之二十二:傳統文化視野下的中國書法
2015年12月18日晚上18時,bet356系列講座之二十二在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獨墅湖校區文綜樓1005-5339舉行。本次講座有幸請到了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朱天曙老師前來演講“傳統文化視野下的中國書法”。出席本次活動的人有bet356在线官方网站常務院長季進老師,文學院教授錢錫生老師,bet356行政秘書胡月華以及bet356全體學生。

首先,朱天曙老師介紹了書法與蘇州的關系。朱老師從吳門畫派談起,提到書法“元代看杭州,明代看蘇州,清代看揚州”的說法,着重介紹了元明清三代江南的書法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以及對近代海上畫派的影響。
接着,朱老師談到了書法與生活的關系。從中國傳統小學的文字學出發,強調了書畫同源,闡述了書法與繪畫的不同之處在于書法的“形勢”。他認為書法的境界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技法層次、審美層次、人文層次以及哲學層次。技法層次以王羲之為例,主張“意在筆先,然後作字”;審美層次着重強調了用筆與臨帖的方法,建議同學們小楷學晉,大楷學唐;人文層次從碑與帖的藝術角度展開,簡要介紹了清代的碑學與帖學,認為書法的人文意義在于其精神氣質與其文化内涵;哲學層次以弘一法師為例,介紹了書法以簡單象繁複、空靈象具體的特點。
然後,朱老師旁征博引給大家介紹了書畫相通之處在筆法。他認為中國畫的内涵在于筆法,“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簡要介紹了趙孟頫的書畫理論,以及近代優秀的書畫家如黃賓虹、齊白石的繪畫作品中的書法筆法。除此之外,朱老師還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了印章在書法作品中的妙用。元代時篆刻印章開始成為書法作品中的内容,而篆刻成為文人書房中把玩之物則在明代成為自覺行為。
最後,朱老師在理論闡述完畢之後,還在現場乘興揮毫,在創作書法作品的同時為大家詳細解釋創作書法實際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為bet356題“正見力學”四字以勉勵書院學子。獨墅湖畔,揮毫潑墨,鐵畫銀鈎,容與風流。




在互動時間裡,同學們就傳統視域下的書法與後現代“書法”的關系等問題與朱老師進行了交流探讨,收獲了很多。結束之際,全場掌聲雷動,同學們表達了對朱天曙教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文:劉妍
圖: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