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橫跨中法
——bet356系列講座之“現當代華文文學在法國”
2014年10月30日上午8點半,bet356于文綜樓1002#2302舉辦第十四場跨文化研究中心系列講座。應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王堯院長和季進副院長的邀請,來自波多爾第三大學—蒙田大學東亞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任,著名漢學家安必諾(Angel Pino)和來自法國國立東方語言學院教授,著名漢學家何碧玉(Isabella Pabut)為同學們帶來了“華語現當代文學在法國的翻譯和接受”以及“現代華文文學經典在法國”的精彩報告。參與此次講座的有bet356院長王堯、常務副院長季進,文治書院2012級全體學生以及文學院的部分學生。
安必諾(Angel Pino)教授首先感謝文治書院的盛情邀請,接着基于對從清末至今(2013年)出版的中國文學之法文譯著而進行的分析研究展開報告。安必諾(Angel Pino)教授對于包括期刊、文集作品以及單獨出版發行的作品做了曆時性的介紹,按照時間段,他将清末至今(2013年)的華語現當代文學翻譯和接受情況分為三個階段——1949年以前;1949年至1978年毛澤東時代和自1978年以來的狀況,并結合當時的時代特征、政治文化等因素對中國文學在法國的翻譯和接受中的特點、遭遇的問題以及産生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此外,安必諾(Angel Pino)教授結合法國的出版狀況,對中國文學在法國出版發行狀況的改變進行深入闡發,在指出原因的同時也前瞻性地指出此種編輯出版靈活性的後果。由于全球化系統的完善,此種靈活性今天已經不複存在,但其警示作用猶存。最後,安教授總結當代法國的幾家主要的編輯出版商以及他們的出版内容和特點并以此結束了他的報告。
何碧玉(Isabella Pabut)教授立足于現代華文的文學經典在法國,補充安必諾(Angel Pino)教授的發言。何教授指出,當代法國的翻譯文學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傳統哲學和古典美學。相比較美國漢學家如夏濟安、夏至清等對中國文學的研究,何教授指出,法國人的價值觀受到中國正統的價值觀的影響,而美國人的價值觀受到中華民國價值觀的影響,這種價值觀的差異性也導緻了法國和美國對于中國文學經典研究的差異性。而進入20世紀80年代,随着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放思想”的全面展開,經典的标準在中國被放寬,像張愛玲以及一批海派作家的作品得以廣泛進入公衆視野。何碧玉(Isabella Pabut)教授列舉了包括張愛玲、閻連科、王小波、莫言、餘華在内的現當代作家的作品在法國翻譯情況,并提出了“純文學價值應該被如何看待?”的問題。談及台灣文學,何碧玉(Isabella Pabut)教授指出,台灣文學由于地緣問題和政治問題,一直在華文文學研究中處于邊緣地位,但是,這種邊緣地位也給它們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好處,即台灣文學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作品的内在價值,這一深入的剖析不禁讓同學們眼前一亮。
最後,參與此次講座的同學争相向兩位教授提問。他們就華文文學在法國的翻譯中所遭遇的問題包括節奏性、連貫性以及歧義等、相較于日本文學在法國的翻譯,華文文學的翻譯和接受有何異同以及如何處理“為翻譯而寫作”的問題和兩位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探讨,報告的氛圍十分熱烈。
此次講座于上午10點整準時結束,但是同學們對于法國翻譯文學的讨論仍在熱烈地進行着。
撰稿:張娜
審核: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