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系列講座之八——
《小說·中國·夢:曆史與叙事》
王德威,著名海外漢學家,比較文學學者。畢業于台灣大學外文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鹗當王桢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衆聲喧嘩:三十與八十年代的中國小說》,《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想象中國的方法:曆史·小說·叙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散論》,《曆史與怪獸:曆史、暴力、叙事》等。
此次講座中,王德威教授立足于新近提出的“中國夢”構想,首先分析了這一宏大口号字面意義背後隐含的種種限定,進而回顧中國小說和“大說”中“做夢”的曆史。通過分析晚清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和《新石頭記》中的烏托邦與惡托邦,以及同時期其它小說中各種各樣的夢,看到晚清一代小說家對于國家前途的焦慮、想象、期盼和向往,指出他們投射了未來中國人将近一個世紀以“大說”為重點的“大夢”的開始,即從康有為的《大同書》到張競生的《美的社會組織法》到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的叙事中體現出來的充滿革命理想的人們關于國家未來的“中國夢”。接着王德威教授讨論了21世紀以來中國小說重新開始“做夢”的新現象,包括劉慈欣的《三體》等科幻小說,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等寓言小說中豐富多彩的夢,最後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追問,中國夢究竟是單數的還是複數的?在國家的前提下該如何定義中國人關于中國的夢想?
王德威教授全程站立演講,風度翩翩,話鋒穿梭于古今中外,對參加講座的同學們更是謙遜随和,有問必答,讓所有前來聽講的人都由衷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