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問大學之精神 法古今之完人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2-09-27浏覽次數:46

    問大學之精神 法古今之完人

                         

    朱秀林

    (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校長)

     

    歡迎各位新生加入文治書院,歡迎學院的各位領導。聽了剛才幾位的演講,我感受到文治書院有着這樣的一批導師,他們融彙了史學家的深邃、文學家的浪漫和哲學家的睿智。而你們将成為他們的直接繼承者——繼承他們深邃的思想和浪漫的情懷。書院有了你們,一定會有着更好的明天。

    我的演講主要由三個問題展開,即:大學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大學?如何上好大學?

    什麼是大學?在現實社會中,挑戰和機遇并生,功利主義與理想主義同存。大學的出現可謂是有着久遠的曆史的,1400年前的意大利就已經出現;在中國,宋代就有了嶽麓學院,但是這隻是讀書人的私學。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發源于歐洲,後逐漸擴展到世界各地。那麼我們會問,大學是什麼?從功能上看,大學是藏寶的地方,,便是知識的寶藏。有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實驗室、教學硬件等等一大批的寶藏。前北大校長梅贻琦說:大學者,非大樓也,大師也。大學有一批掌握知識的教師、教授,在座的各位老師是其中的優秀者, 他們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同學們的十萬個為什麼或許能夠從他們那兒得到答案。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學最為寶貴的地方在于有了這樣的一批老師,這才是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的原因。

    大學還有第二個功能,即通過上課等方式傳授知識。以吸收營養,傳播知識。《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老師們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給各位學子一個明德”“至于善的榜樣。大學的第三個功能是創造知識。不僅是老師的創造,也有着學生的功勞。随着科技、人文研究的不斷加深,學科間的融合也異常地激烈。在學習中創造,在創造中學習。學以緻用,創造知識。人文學科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高于自然科學。人類每征服自然一次,自然便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人類。而人文便是告訴人們怎樣生存,怎樣與自然和諧,怎樣做到天人合一。此外,大學也是不同文明、文化交往的紐帶和橋梁。例如有的人對黑人不是很理解,憑空生着些許的抵觸。那是他們不了解黑人的文化背景,沒有認真地分析文化的沖突。因為我們的關心不夠,才造成了文化認同上的偏見。另一個例子是學習外國語言,如英語,在語言學習中我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和見識。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使自己安甯,使自己的判斷更加客觀化。同時引進國際化資源,進而了解世界。

    什麼是大學?從辦學的宗旨我們便可以看出端倪。蘇大的辦學宗旨是:尊崇學術,學以緻用;學術至上,培養模範公民。蘇大的精神,濃縮在校訓中,蘇大的校訓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養天地正氣,是蘇大力量的源泉,要求我們吸收前輩之優秀;法古今完人,便是效仿古代先賢。他們是榜樣,也是蘇大的精神。一個好的大學,學風非常重要。蘇大的學風可以概括為博學笃行,止于至善。當然,這是同學,老師和家長共同創造的。最重要的便是同學之間的學風,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理解辦學的宗旨、精神;洞察了學風、校風相,便是學術至上的一個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本的自由的基礎。同時要尊敬師長,引領學術,希望各位同學謹記。

    第二個問題是為何上大學?難道隻是為了生活?難道是生活不愉快?學生自會思考。從王院長的發言中便可以知道,大學絕不是職業技校,不是教會學生一套步驟,是教會學生一套方法,教會學生一些知識,為了将來的生活做好準備,了解社會,了解生活。《論語》上說,文質彬彬,然君子。大學之道便在于培養文質彬彬的學生,以追求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那麼怎樣上好大學呢?千萬不要把高中時代的習慣遺傳到大學。大學是更需要奮鬥的地方。拿美國來說,他們的大學是地獄,不是意志薄弱的人能夠承受的。大學學習首先是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如剛剛說的,大學不是技術性的學校。知識來自自己探求老師傳授。如何學習是一輩子都可以思考的事,西諺說:活到老。學到老。怎樣提高,則需要認真地、不斷地總結。在學校方面,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便是很好的例子,它使得參與其中的同學得到氣質、氣度的改變。

    大學生活是金色的。回首往昔,最幸福的時光便是在大學間度過的。年紀小時是幸福而不懂事,既能懂事又幸福的時光便是大學了。因此大學期間要培養興趣,鍛煉身體,發揮長處。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在大學要學沒有機會學習的東西。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壯語,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過程,達蓦然回首燈闌珊之境界。

    最後希望大家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老師。用古老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不把自己的遺憾留存,以文字統領下一代文化。

    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朱秀林校長在文治書院2012級開班典禮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整理人:王宇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