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系列講座”之五—《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機》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2-11-27浏覽次數:40
“bet356系列講座”之五—《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機》
李歐梵教授
2012年11月19日,bet356在线官方网站“bet356系列講座”之五《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機》在獨墅湖校區1005-5339報告廳舉行。擔任此次演講嘉賓的是哈佛大學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歐梵教授。文治書院常務副院長季進教授主持了講座,bet356以及其他學院的兩百多名學生參加此次講座,大家或坐或站,聆聽了一場高水準、高質量的思想盛宴。

李歐梵教授1970年代初起,先後執教于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印第安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著有《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狐狸洞話語》、《上海摩登》、《尋回香港文化》、《都市漫遊者》、《人文六講》等大量著作,是一位名滿天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名學者。此次專程來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擔任“bet356系列講座”的演講嘉賓,使同學們有機會與這位著名學者親密接觸。
李歐梵教授的演講從熱點概念“全球化”出發,以反思和質疑的姿态,對全球化發出質問,一方面關注全球化作為一種“無形之力”對人類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的影響,一方面提出在快節奏的現代性生活中,具有人文氣質的慢生活是抵禦壓力、修養自身的方法。李歐梵教授詳細分析了“時間”概念自19世紀以來的全球化曆程,認為接受西方時間觀念是中國進入全球化系統的重要标志。同時,李歐梵教授分析了21世紀以來時間概念的再次颠覆,以日常生活中緊迫的時間與相應産生的壓力為對象讨論了全球化時代人們審美生活的缺失與人文危機的産生。李歐梵教授指出,面對種種存在的人文危機,應該強調人的價值和人的主體性,即人要有自我充實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就是學者泰勒所說的“自我繁榮”。比如全球化時代的巨大壓力可以通過雙重時間觀念緩解。正如20世紀西方意識流打破時間的禁锢創造心理時間,人們可以通過“面壁時間”、“獨處時間”充實自我、完善自身。本次講座中,李歐梵教授論及文學、古典音樂、電影、建築等等,廣征博引戴維·哈維(David Harvey)、翁貝托·埃可(Umberto Eco)、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等人文學者的論點,延續了其一貫的治學風格,融艱深複雜的理論與豐富具體的案例于一爐,不斷打破學科間的樊籬,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發人深思。
講座最後,李歐梵教授與在場同學熱烈互動,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耐心的解答,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大家都深感意猶未盡,受益非淺。(bet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