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第四屆讀書會活動成功舉辦
5月23日下午,本院舉辦了bet356第四屆讀書交流會活動,15級、16級和17級的同學們都踴躍參加,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讀書體驗和心得。
首先是宋子健同學以“視角·叙述者·主人公”為主題為我們帶了關于《現實主義的限制》(The Limits of Realism)的讀書報告。他提出,事實上,今天的我們回首去看現實主義的限制,也就是去觀察現實主義旺盛的生命力與它經久不衰的秘密。他分了三點談視角的距離,即“知識分子的同謀與疏離”、“隻寫身邊事”和“叙事視角就是價值取向”。在談叙述者與主人公時,他認為叙述者往往将自身帶入,叙述者将自己投射到隻有在叙述和自身極不相像的人的命運時,才是個有把握的小說家。宋同學的報告流暢而富有感染力,受到了同學們的一緻好評。
第二組則采取了不一樣的方式進行讀書報告,三位同學一同在台上就自己的讀書體驗在台上進行交流。《俯仰流年》是國家圖書館館長詹福瑞的回憶性散文,共四個部分。第一輯主要追憶童年往事,懷念故鄉舊景;第二輯主要緬懷前輩和學者;第三輯追思自己的學術生涯,感懷人世滄桑;第四輯主要是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探讨。介紹完書的具體内容之後,許非和汪祖康同學又分别聯系其他文學作品和現實問題分析了這本散文集。
《我的哈佛歲月》是第三組同學的報告主題,這是國際知名學者李歐梵先生對于自己八年留學生涯和其後的教書生涯的一本回憶錄。段曉臻同學首先就這本書的具體内容為同學們做了講解,詳細解說了由李先生随留美大潮來到美國後的迷惘,到後來成為“狐狸型學者”,遊刃有餘地輾轉于各個領域之中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經曆。吳雨馨同學則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表示了李歐梵先生“狐狸型學者”和“四維癡人”品質的重要性。
劉琛瑤和王雅喆同學的報告題目是“革命的反思與文化的斷想———讀《不合時宜的思想》有感”。報告中,兩位同學表示”關于革命與文化的斷想”這一副标題概括出了作者審視現實的視角。從這一視角切入,高爾基廣泛地思考了文化、革命、革命者的氣質、社會主義的理想、戰争、俄國人民的精神世界、政治、言論自由和反猶太主義等一系列主題。最後她們指出了這本書帶來的啟示,即要控訴暴力與戰争,強調個體獨立性,呼喚“善”和道德的力量等。
五六兩組的成員都對哲學有着濃厚的興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小邏輯》這本書。第五組的同學生以神話為引子,生動形象地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解釋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第六組的同學則就“黑格爾邏輯學的基本架構及原則”和“黑格爾邏輯學中自由”發表了讀書報告。邏輯嚴謹,條理清晰,令人贊歎其哲學思維之靈活。
此次讀書交流會的成功舉辦使同學們受益良多。同時感謝季進老師和胡月華老師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參加此次讀書會。
通訊:吳雨昕
照片:季雨濛
審核:王雅喆,吳超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