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bet3562012級同學參加了去往南浔古鎮的文化考察活動。
6日一早,參加此次活動的同學就集中在學校東門,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順利到達了地處南浔鎮西南的湖州嘉業堂。

南浔素有“文化之邦,詩書之鄉”之稱。曆代名人輩出,明代就有“九裡三閣老十裡兩尚書”之諺。整個南浔古鎮安靜祥和,洋溢着江南纖巧工緻的氣息,同學們感歎嘉業堂選址此處,實在是得古代士大夫讀書三味。

同學們首先遊覽了與藏書樓隔溪相對的小蓮莊。小蓮莊,又稱“劉園”。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是清末光祿大夫劉镛的私家花園及家廟所在。小蓮莊主要分外園和内園。外園以十畝荷池為中心。内園的主體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整個園林構思精妙,匠心獨特。各處建築分别成景,景景之間,具界不界,内園外園氣韻相通,似隔非隔,錯落有緻,相映成趣。優美古雅的景色,讓大家都沉浸在古代讀書人的幽閑氣質之中。

接着,同學們參觀了藏書樓。嘉業堂藏書樓是劉镛的孫子劉承幹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該樓規模宏大,藏書豐富,原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在藏書樓中,同學們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古書複制品。雖然是複制品,但也已經相當陳舊,在欣賞用篆文寫成的古籍之時,同學們也争相認讀,充滿了文化遊的樂趣。而精美的書籍也讓同學們感歎古典文化之美。

藏書樓在曆史上遭受了兩次重創,一次是日寇侵華,一次是文革。但是,最終藏書樓還是沖破劫難,堅韌地生存了下來,并在當代得以大放光輝。在藏書樓,同學們感受到了文化闖過政治經濟的動蕩,颠簸而來的苦澀和堅韌,也堅定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所謂“嘉業”,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不斷承繼,而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更需要有人重拾書本,返回古典,感受傳統之美,我們願意貢獻一份力量。

南浔不難尋,南浔古鎮的文化考察使同學們收獲了很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一次,靈魂和身體一起在路上!
文:楊潇潇
圖:侯宇盈
審核: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