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bet3562013級杭州文化考察記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5-11-15浏覽次數:218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bet3562013級杭州文化考察記
    公元2015年11月11日星期三,文治書院13級師生,遊杭州。居二日,首日遍覽西湖周圍之景,次日于西溪濕地走馬觀花。會餐罷,駕車回程。至蘇州,天色甚暗。杭州之行,群賢俱悅。
    提起杭州,總免不了那幾句繁華而落魄的詩。提起杭州,總有那麼幾個不得不說的人。當西湖的暖風跨越千年,拂在我們的臉上,少了山河破碎的憂憤,剩下的,都是使人醺醺然的醉。當蘇東坡的橋,依舊橫跨半扇的西湖,這又見證了宋以來,多少的興衰。
    初至杭州不免想起,柳三變在這裡寫過詞,蘇東坡在這裡當過父母官,賈似道在這裡橫行,袁子才袁公安張陶庵曾在這裡樂遊别居。嶽飛埋在這裡,于謙葬在這裡,蘇小小魂銷香斷後,秋瑾絕筆“秋風秋雨愁煞人”後,都回到了這裡。據說白蛇在這裡找過姻緣,濟公還在這裡得過道。林升那首著名的諷刺詩流傳後,臨安城的名字一變,少了太多政治,反倒多了很多的風流。而如今經濟飛起,綠城竟也成了金融貿易的一處焦點。
    思緒太長,時間太短,兩天不足以閱盡四方之地,三兩句不能夠說完古今妙處。唯有匆忙前履古人的足迹,去順一順這個城市的脈搏。西湖自不必多言,很熱鬧,蘇東坡妙喻無雙,一語寫斷西湖詩。張陶庵表示:“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評。”而今我等身臨其境,于湖邊遠望,真是“山色如娥,花光似頰,溫風如酒,波紋若绫。”暗歎袁公安誠不欺我。當時天氣轉暖,雖無緣一睹西湖晴雨的不同奇姿妙态,但見着了西湖,也算了卻了一番心思。
    于謙墓也不用多說,墓很小,門很窄,宅很偏,總而言之,很冷清。這位當年叱咤風雨而又結局凄慘悲涼的書生,可能大多數除了記住他的兩袖清風和石灰吟,再也想不起來北京保衛戰時他孤絕的身影。于少保谥号忠肅,也算合适。古人雲:大抵忠臣為國,不惜死,亦不惜名。不惜死,然後有豪傑之敢;不惜名,然後有聖賢之悶。門楣寂寞,于少保地下有知,可能也不甚在意吧。
    嶽王廟與前者相比較,更為大氣和宏偉。當然,這可能因為嶽飛故事流傳的更廣。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這兩句選自滿江紅的詩句,就镌刻成了門前的楹聯,也算對嶽武穆一生征戰做了概括。正屋有其丈高坐像,上懸手書牌匾還我河山,筆法遒勁,觀者仿佛看到了古人的一腔熱血和心酸無奈。旁有其子嶽雲及部将牛臯的祠堂,長久陪伴。屋後有其墓,旁有秦桧四人鐵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對聯精妙,也是心酸。
      西溪濕地,風清舒暢,水轉路曲,景色雅緻。别居隐世的人可以前來遊賞舒心。
      杭州景美,而時間太短,看不夠其他風雅之地。西湖十景,有幸見到的,不過二三。他日有幸,再去相會。文治書院學子常以橫渠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座右銘,在杭州,既看到了西湖美景,也瞻仰了兩位少保的祠廟。二位的國家大義,更值得我們做學問者敬仰。
    更多資訊請關注書院官方微信訂閱号“SudaTwenzhi”
    通訊:段鵬飛
    攝影:盧千航、陳夢佩
    審核:周郁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