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bet356“大家讀經典”系列講座之一:一生的内容——讀《局外人》

發布者:範宇軒發布時間:2021-03-31浏覽次數:238

330日晚,著名作家,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作協主席畢飛宇做客bet356,為bet356十周年紀念活動拉開序幕,與書院同學們分享他對于《局外人》這一經典作品的所思所悟。

畢飛宇老師首先表明《局外人》在他心中是一部宏偉的巨作,并就《局外人》與存在主義的關系進行說明:許多人将這當做存在主義哲學的文學文本來對待,但是加缪曾表示對存在主義不感興趣而且并不自诩為哲學家。因此畢老師認為我們對于這本書的解讀應該抛開存在主義,就文本談文本。對于小說和哲學的關系畢老師也作了兩點補充:一、小說的方法論決定了小說是一個必須站在地闆上的工作,小說家能摸到哲學的“天花闆”是可喜的,但是這不意味着應該離開“地闆”站到“天花闆”上去。二、無論一個作家是否具備哲學能力,優秀的小說作品是可以直接抵達哲學的本質的。





 


随後畢老師結合小說文本内容,帶領着同學們對這部名作進行了深入地細讀。

一、這部小說跑偏了嗎?

在對小說的結構和内容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後,畢老師發問:這不小說的文本完全“前言不搭後語”,是跑偏了的小說嗎?。但是這是以現實主義為标準的評價——現實主義有其線性思維和小說規範,可并沒有規定要求文學作品必須合乎現實主義,所以脫離現實主義的标準,這部小說其實并未跑偏。

從理論上而言,現實主義小說的基本原則是理性精神、邏輯推斷,這是在文藝複興和啟蒙運動後慢慢建立起來的,具有鮮明的進步性。但是與此同時,極端理性也随之而來,這是可疑的且需要警惕的。過度的科學、理性将會戕害文學、反噬人類,現實主義的邏輯與審美不應該成為文學的唯一出路。《局外人》突破當時的文學範式與倫理,颠覆現實主義,創新批判現實主義的方式,因此它并未跑偏,而是實現了一種創新與變革。

二、兩種文本:圓圈與空心

畢老師将《阿Q正傳》與《局外人》進行了比較分析來介紹《局外人》的空心特性。《阿Q正傳》中阿Q是中心人物,其他人物都是與阿Q有着交集而彼此之間沒有産生聯系,因此結構上是一個圓圈。阿Q在文中看似有着戀愛、革命等許多心理上的行為舉止,但其本質上在并沒有做成任何事情。

而在《局外人》中,默爾索周邊也有着許多人物,他們在默爾索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圓環,但其卻是空心的。因為默爾索在奔喪、殺人和庭審時,默爾索本人是“在”的,但其在心理上是并不“存在”的、是缺席的。證人席上與默爾索的一生有接觸的所有人都證明默爾索有罪,但他們并非是證實默爾索在現實中殺了人,而隻是證明其在母親下葬時并未表露出傷感等體現心理缺席的六件生活小事。

在介紹這兩種文本時,對于書中所呈現出的荒謬,畢老師指出:希望這個把人一生所有的内容都去證明一個人有罪的事情和時代都到此為止,不然擴大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場災難。





 


三、“小女人”代表什麼?

在作品中,與默爾索僅有短暫交集的“小女人”也是證人席上的一員。她是一個高度抽象、冷漠的生命個體,科技、财富、娛樂文化、刊物等現代文明加在一起就構成了這個人。她與默爾索殺人沒有任何的聯系,但是僅僅因為她看到默爾索在奔喪後在餐廳吃飯便成為了證明他有罪的證人之一。

理性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極端理性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冷冰冰的器械,變得機械化,陷入一種異化的生命狀态。這正是現代文明需要反思的地方:當文藝複興和啟蒙運動将我們從上帝和皇帝的掌控中解放,但現實中導緻我們異化的力量仍無處不在。

四、小說的寫作地點是哪裡?

文本中,加缪并未點明故事發生的實際地點,盡管小說所呈現出來的所有問題都在歐洲,但他巧妙地用“九個釘子”把故事的主要發生地點放在了非洲的阿爾及爾。對于這一錯位,畢老師向同學們解釋道:這是因為加缪當時剛從阿爾及爾回到法國,他有把握描寫的生活隻能是阿爾及爾。但是由于文章主旨關心的是世界性的文化問題,而當時世界文化中心又在歐洲。所以這一位天才的小說家便将非洲的細節滲透入歐洲的文化,以此來化解這一窘境。

在提問環節,畢老師耐心地解答了同學們關于文本方面的問題,啟發同學們可以從死亡這一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解讀。當被問及對于由自己的作品所翻拍成的《推拿》這部電影的看法時,畢老師除了對電影藝術表示贊賞,還就電影的拍攝手法進行了擴充性講解,以說明所有藝術的終極目标都是求真。





 


畢飛宇老師的演講生動風趣,與同學們的互動引人深思。他不僅帶領着同學們回歸文本,使大家對于《局外人》這作品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也讓同學們對于小說和哲學的關系、現代社會和現實主義的影響有了更辯證的認知。最後,這一場風趣而極具深度的講座在同學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通訊:葉珂源

拍照:王 玥、孫楊欽

審核:李思睿、範宇軒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