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在线官方网站歡迎您!

bet356“大家讀經典”系列講座之二: 虛構是一個問題,但很可能不是

發布者:範宇軒發布時間:2021-04-27浏覽次數:204

4月26日晚,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做客bet356在线官方网站,圍繞《鄭伯克段于鄢》展開自己對文學創作中虛構問題的所思所悟。講座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文章内容簡介及後人評價:鄭莊公——一個老謀深算的陰謀家

李老師首先給大家介紹了《鄭伯克段于鄢》的大緻内容。在同學們對文章大緻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後,李老師提出,它之所以能夠流傳幾千年而至今仍具有被拿來重讀的價值,是因為這篇文章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作者左丘明在《左傳》中評價這篇文章“譏失教也”。在左丘明看來,這件事的要害在于莊公與公叔段是親兄弟,莊公作為兄長,看出親弟弟有反叛的苗頭就應當及早制止,而不是眼看着他朝着錯誤的深淵越滑越遠,最後直接發動戰争将弟弟與母親趕走,這樣做是不合義理的。

在文中,莊公每次的回答都簡短、急促,帶着一種陰沉、惡毒的意味。兩千多年來,一代代學者都把莊公看作是一個心機深厚、老謀深算的人。像金聖歎這樣的批評家批到這段時,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反複強調鄭莊公的話,稱其為“毒聲”。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為人們反複品讀,其中包含的深刻的道德訓誡引人深思:我們不能對着我們的母親、兄弟以及他人抱着養成其惡的态度。

到此為止,這個故事都是一個人倫慘劇。





 


二、提出新穎獨到的觀點:鄭莊公——一個内心孤獨的“拖延症”患者

接下來,對這部分文章,李老師提出了自己新穎獨到的見解。在他看來,莊公并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陰謀家,而是一名“拖延症”患者。他之所以會被如此多的學者誤解,是因為左丘明在叙事中壓縮了時間:莊公繼位時隻有13歲,從他繼位到這件事的發生過去了整整22年。13歲即位的莊公從小就缺失母親的愛與認同,在他即位以後,仍是孩子的他一方面要承受母親和弟弟的貪得無厭,另一方面要承受群臣的壓力,難以健康成長,于是他成為了一個“拖延症”患者。他表面上的冷漠實則折射出他内心的恐懼——他害怕這件事會真的發生。

左丘明在記述這件事時忽略不提一個人在漫長時間裡面,對這些事可能發生的心理上的變化。換句話說,他壓縮了時間,省略掉這段時間裡普遍存在的大部分所謂無意義、于表現文章中心沒有幫助的事件。在這22年裡,鄭莊公不可能一成不變,也不可能沒有其他事情發生,但是在左丘明精心構造的時間框架裡,鄭莊公就成了一個瞄準目标的陰謀家。

 

三、對左丘明創作的剖析——叙事的虛構性

緊接着,李老師指出:叙事的虛構性在左丘明提筆創作時就已經發生了。他的厲害之處就在于,當他用自己的結構叙事時,莊公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就由他所決定——這種現象是作者的改寫與重塑造成的。本雅明曾提出:早期曆史叙事者都是講故事的人,他們要向後人傳達經驗,這是傳統的講故事的人的态度。左丘明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他要提供一個道德訓誡,所以他說“譏失教也”。

然後,李老師再次将話題引向深入。他指出,左丘明後半部分的叙述表現出他對人的多種可能性的好奇和遐想;而其叙事的虛構性體現在他将一個超現實主義、戲劇般的場景,即莊公與母親在隧道相遇的情節記述了出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左丘明在前半段是個傳統的講故事的人,在後半段他更像個現代小說家,不斷沉迷于人的可能性探索,這使得左丘明可以被稱為偉大的講故事的人。





 


 

在最後,李老師告訴我們,其實任何叙事都是一種創造,當我們将一些東西寫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在創造了。所以文學的要害不是真實與虛構,而是提筆創作,把自己的倫理關切與對人的好奇寫下來,達到創造的目的。

 

李敬澤老師的演講有條不紊并且意蘊深廣,他以自己對《鄭伯克段于鄢》新穎獨到的認識,為我們對文學作品虛構問題的理解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他對我們的啟迪将伴随着我們,對我們以後的學習研究産生深遠的影響。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通訊:孫楊欽

拍攝:範宇軒

審核:李思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