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晚,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白謙慎教授應邀在線上為bet356學子開展了一場以“古代官員和書法”為題的講座,本次講座由毛秋瑾教授主持。
首先,白謙慎教授指出古代中國官員對藝術的參與程度非常高,并且在書畫這兩種藝術當中,官員更加偏愛書法,更常參與書法活動。他舉出北宋四家、趙孟頫、宋克、文征明、董其昌等曆代高官書法家的例子,與屈指可數的會繪畫的官員形成對比,說明書法是中國精英的必要修養,對上面提出的藝術史現象進行了進一步解釋。白謙慎教授認為,這種特殊的中國藝術史現象是書法的詩意美感、統一的文字對中華帝國統治的重要作用以及中華文化中對文字的尊崇等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
其次,白謙慎教授以晚清官員日常生活中的書法活動為例,揭示了書法與官員的密切關系。他指出,在中國古代,書法是中國官員最為主要的藝術愛好,他們在這方面花了相當多的精力。官員有三種主要的日常書法活動——練習、應酬、自娛。除此之外,日常的書法活動還包括友朋之間切磋書法和獨自領悟書法。因此,出于交際應酬、辦理公務等需要,晚清官員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練字和進行書法創作。在中國步入20世紀之前,其在維系傳統政治集團的社會凝聚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這種慣例并不會由于外部形勢的變化而産生巨變。但從20世紀以來,中國的書寫工具、喪葬文化、牌匾文化、書信文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書法”也随之發生巨變,它的日常必要性消失,政治精英整體性地退出了書法領域,書法因此就不再是精英的藝術。
接着,白謙慎教授就書法中一些常見的問題——如何提高書寫效率的問題,代筆問題,落款技巧問題等,以晚清官員及其作品為例做了簡單明了的解答。
在講座的末尾,白謙慎教授進一步讨論了相關的延伸觀點:書寫的藝術自漢代産生,到六朝時便已經成為政治精英們最為珍視、投入時間最多的藝術;在“選賢與能”的觀念中,書法是“賢”與“能”在藝術上的具體表征,也是使用極為廣泛又具有多重社會功能的藝術。白教授總結道:了解古代官員和書法的關系能幫助我們了解書法在近兩千年的中國曆史上的文化地位,也能加深我們對中國文化一百多年以來發生的巨大變革的理解。
最後,白謙慎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疑問進行了耐心而細緻的解答,此次線上講座圓滿落幕。白教授的講座深化了同學們對古代官員和書法的認知,為同學們理解和研究近代中國文化的巨大變革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路。
通訊:徐天鴻 石浩禹
圖片:宣傳部
審核:王磊 主席團